【喜迎党代会·共谋新发展】守住绿水青山 换回金山银山
| 招商动态 |2016-12-23
生活向北 幸福翻“碚”
缙云之秀、嘉陵之媚、北泉之古
金刀峡之险、偏岩古镇之幽……
北碚汇尽了山城重庆的灵秀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。区委、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,坚持“生态立区”,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取得明显成效。2016年,北碚区被命为主城九区唯一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目前,全区已完成城市森林工程4.2万亩(2800公顷),建成区绿地率达36.2%、森林覆盖率达48.7%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.2平方米,成功建设成为全市首个“全国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化示范区”,形成山、水、城相互交融的城市格局,营造了“山、水、绿、城、人”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。
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经济生态双赢
“五区四带”空间布局示意图
蔡家组团
水土高新园
2013年,区委、区政府按照发展特色鲜明、功能定位准确的要求,规划“五区四带”空间布局,同时依托同兴、水土两大工业园区,实现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,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。2015年,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9家,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1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.7%。我区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关停落后产能企业17家,拆除电镀生产线3条,环保搬迁企业15家。2015年,全区万元GDP能耗降为0.8吨标煤/万元,同比下降3.9%。
环保搬迁
北碚污水处理厂
近年来,我区坚持尊重自然生态的原则,成立北碚区环境保护委员会,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”、“一岗双责”。大力实施五大环保行动,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718台,实施煤改清洁能源582台 (套),环保搬迁烟尘污染严重企业3家,淘汰108万吨落后水泥产能及14家火电厂、砖厂,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居主城区第一。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环境监管执法。累计投入近2亿元对次级河流实施4大类179项综合整治,处理环境违法行为600余件。
绿色作底绘新图生态引领兴产业
缙云山
马鞍溪湿地公园
过去五年,我区完成人工造林7.2万亩(4800公顷),中幼林抚育3.5万亩(约2333公顷);新建、改造马鞍溪湿地公园、蔡家中央森林公园、体育公园等22个城市公园,总规模达332万平方米;通过新建或拆违建绿的方式,建成38个社区公园,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。
三圣镇稻田
彩化苗木基地
静观镇蜡梅
近年来,我区利用森林资源抵押融资,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,探索出“政府补助、业主为主、农户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资金保障模式,并创造出征地造林、租地造林、合作造林等用地保障模式,为造林绿化带来持续动力和活力。此外,还依托花卉苗木、金槐、红豆杉、蜡梅、核桃、脆红李等6个万亩产业基地,开发出蜡梅香水、金槐芦丁粉、槐米茶等20多种产品,有效实现富民增收和精准脱贫。
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
近年来,我区强力抢抓招商引资工作,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,初步实现了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良性互动,突出都市休闲旅游功能,旅游经济实现平稳增长。
老城滨江休闲带
悦榕庄
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等现代服务业,注重保护和利用好嘉陵江岸线资源,统筹规划建设功能复合、环境优美、具有活力的滨水区,完成老城滨江休闲带一期景观改造,建成蔡家滨江公园(一期)。澄江生态休闲旅游区依托缙云山、北温泉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,建成北温泉柏联SPA、重庆悦榕庄酒店、心景·国际温泉度假中心、缙云大众温泉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旅游项目,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见成效。
守一江绿水、护一璧青山
岁月静好,安然若素
携一封宁静,独爱这一方山水
